金秋十月,从方城县农业部门传来喜讯,全县339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个个增收增效,粮食、果品、畜牧、会员总收入大幅度提高,粮食丰产。
方城县把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科普惠农兴村活动的重中之重,以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重要举措,通过科技示范户带动、协会牵头、龙头企业拉动、农技人员引导等形式,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农民自愿组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不断加强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探索发展模式,农村专业协会效益日益显现。多年来,全县农业部门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
截止2011年底,全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含未登记)已发展339家,其中种植业189家、养殖业73家、林果业28家、农机行业36家、其它13家,入会会员达到7160人,出资额合计9468万元。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的协会已达8个,特别是突破行政区域,跨乡镇、跨县(市、区)组建的专业协会开始出现,生产基地向外辐射,专业协会规模不断扩张。形成了“方娇”牌小辣椒、“玉薯坊”牌红薯粉条、“博望坡”牌黄金梨等一批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成为农产品提档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呈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协会”。方城县绿野蔬菜、同发食用菌、红香梨等协会9个产品获无公害认证,博望坡黄金梨、裕华黄金梨4个协会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在支持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的工作中,县科技农业部门倾力倾为,当好保姆。一是采用召开专题会议,在方城消息报、县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等形式为不断壮大完善创造了条件。二是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协会负责人,共计1500人次。三是发放组建发展协会知识材料3000份,同时县农业科技部门编写科普知识,在方城信息报上连载6期。四是农业部门、民政部门、工商部门及各乡镇选派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学习20人次。在办理会员登记时,农业民政工商部门积极配合,简化程序,快办快批。五是将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纳入全县整体工作目标,平时做好督导,年终进行考评。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种新型互助性经济组织,具有信息整合、分工互助、智慧共享等多方面的优势,以及吸纳农户比例高、协作要素活跃等显著新特征。同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整合了农业资源,降低了市场风险,化解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通过协会的作用,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了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民科技致富,创业致富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方城县科协 郭玉升 编辑孔德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