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科技人物 > - 正文   [返回]

  
相关信息

·摆起健康地摊为广大群 ..
·“科教兴国”战略的体 ..
·林鸿宣:誓干一辈子水 ..
·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改平 ..
·郑大校长申长雨当选中 ..
·郭光灿院士:祖国将我 ..
·李政道沪上开讲 寄语 ..
·董申保院士:向我的老 ..
·华裔科学家潘忠礼:以 ..
·唯一存世的莎翁肖像画 ..

袁隆平: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是成功秘诀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30 20:36   浏览:次

  “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10月13日下午,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了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的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为首都32所高校5600余名研究生作了题目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报告。

袁隆平作题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报告

  袁隆平院士向学生们讲述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和体会,教导学生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发现问题、潜心研究,秉承着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毫不气馁的科学精神,用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在科研道路上走向成功。

  袁老认为,在“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几个要素中,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知识方面,不一定要是博古通今的学问家,但除了要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很熟悉外,还应掌握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要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并具备能够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他赞成标新立异,但要避免盲目性,以免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

  其次,要脚踏实地地苦干。袁老认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比如搞育种研究,这是一门应用科学,是需要实践的,要到田里面去干,要流汗。袁老说:“我培养学生,第一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这是起码的。书本知识和电脑技术都很重要,但是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里也种不出水稻来。”

  再次,要有灵感。“我的体会,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它往往在外来因素刺激下突然产生,擦出火花来了。”袁老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中,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以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一闪而过,刻意去找是找不到的,往往由一种外在因素诱发产生。灵感来了,一首好诗、一个好曲子就来了;没有灵感,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首好诗。袁老列举当年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的例子,“忽然”间产生它是“天然杂交稻”念头,就是一种灵感。“但这灵感是我多年来不停地搜索和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思考,这高的高、矮的矮的“特殊”稻株就只会被认作是一堆废品。”

  最后,是机遇。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有人认为袁老的发现只是靠运气。“依我看,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绝对不是只靠运气。”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袁老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还要有专业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慧眼识珠。否则“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能够识得出。”(赵颖)

信息中心供稿


   
上一篇:王鹏新:描绘遥感测旱全新图景
下一篇:杨乐:研究生要培养优良的科研学风
© Copyright 2000-2014 www.nmgkjzx.com All right reserved.
内蒙古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www.nmgkjzx.com网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