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全国小儿脑瘫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经过精心筹备,由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儿童脑瘫康复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新技术与新理论培训班”于8月16日-19日在郑州召开。与会代表有来自省内18个地市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的同仁200余人。
培训班上,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李晓捷讲述了“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技术浅析”;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教授杜青讲述了“儿童辅具与目标定向性训练、小儿脑瘫的外科手术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史惟讲述了“ICF-CY在脑瘫评估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教授庞红讲述了“Vojta疗法”;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王家勤教授,讲述了“脑性瘫痪并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王军教授,讲述了“脑瘫儿童的康复与管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万国兰教授等讲述了“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新动态、新技术和新知识,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讲解,可以说这次培训班代表了国内一流的学术水平,大家受益匪浅。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会议安排细心周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专家们讲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脑瘫康复治疗技术新理论、新进展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真正达到了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
(朱登纳供稿 编辑:王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