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繼續開展『一湖兩海』水質監測和察汗淖爾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態監測,加大呼倫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和防控力度,呼倫湖、岱海水質保持穩定,烏梁素海水質到達Ⅳ類,察汗淖爾流域生態環境呈向好態勢。」7日,在《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一嶺如是介紹。
2022年,內蒙古各級生態環境部分統籌推動汙染管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強化環境監測監管執法,構建現代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國考斷面優秀水體份額均到達有監測記載以來最好水平。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方面,內蒙古完成黃河幹流及16條主要支流入河排汙口現場排查,優化布設河套灌區手藝監測點位23個、建成水質主動監測站點40個,實現河套灌區農田灌溉退水水質監測全覆蓋,全面完成沿黃3公裏範圍內農村牧區日子汙水管理和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突出問題整改。
年,黃河流域內35個國考斷面優秀水體份額77.1%,較2021年上升2.8個百分點,黃河幹流9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為Ⅱ類,支流小黑河三分閘前斷面成功消劣。」王一嶺說。
在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方面,內蒙古嚴格執行新建項目汙染物總量目標減量替代政策,全年完成工業汙染管理項目125項、礦區排土場集中連片管理19.8平方公裏,開展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成效查核評估,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優秀天數份額到達79.7%,較2021年進步3.4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