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鄂爾多斯高新技能工業開發區主動融入全市人才作業系統,以黨建為引領,打造「五心」共振人才服務機製,推進人才鏈、立異鏈、工業鏈「三鏈」交融展開,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為高新區高質量展開供給硬核人才支撐。
聚集工業布局,真心引才。高新區緊緊圍繞「5+N」(高端裝備製造、高端新材料、紡織科技、生物製藥、數字經濟五大主導工業+其他新興工業)工業鏈布局人才鏈,大力展開「雙招雙引」,在工業招商中同步招才引智,完成人才、技能、資本、項目「打包引入」。堅持市場導向,建造龍頭企業、聞名大學、科研機構一起參加的人才攻關聯合體,打造協同攻堅的新機製新模式,完成科研效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先後引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鄂爾多斯工業過程智能低碳技能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學鄂爾多斯煤炭清潔開發利用研究院,引入葛世榮院士、首位「雙聘院士」武強院士,在國家領軍人才引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到2022年底高新區引入其他各類立異創業人才400余人,人才總量突破2000人。2023年1至7月份,新引入高層次人才58人,其間:博士24人(剛性引入3人,柔性引入21人)、碩士31人(剛性引入26人,柔性引入5人)、正高級專業技能職稱人員3人(柔性引入)。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揭牌聚集立異驅動,盡心育才。高新區堅持貫徹落實「人才鄂爾多斯」戰略和「立異驅動展開」戰略,始終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狠抓人才培養作業。推進伊泰煤基新材料國家要點實驗室創建國家級企業要點實驗室,鄂爾多斯集團樹立全國首個羊絨工業技能立異戰略聯盟、全市首個立異聯合體,並建成自治區要點實驗室。高新區現有自治區研製平臺41家,高新技能企業53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0家(分別占全市總量的1/4、1/3)。近期公示的2022年度市級高層次人才和團隊評選中,高新區有11人和3支團隊當選。到目前,高新區已累計引入和培養確定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80人,其間自治區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0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1人;確定自治區級立異創業團隊10個,市級立異創業團隊25個,標誌性立異團隊4個。
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要點實驗室聚集政治引領,用心管才。高新區始終堅持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引導各類人才堅持和扞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認識」、堅決「四個自信」、做到「兩個保護」,進步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高新區整合擴區後,組建了經濟(社會)安排黨委,吸納了國企、駐園企業黨安排負責人擔任輪值副書記,樹立起了經濟(社會)安排黨建輪值製度,推進黨建作業和事務作業深度交融。在政治引領上,強化人才與黨同心同德,心懷「國之大者」,激發任務擔當,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在事務展開上,強化量才錄用、修身自律,引導人才堅決政治立場、宏揚科學家精力;在感情交流上,強化用心用情、相知相重,經常與人才交流,盡力當好人才的摯友、諍友;在生活服務上,強化熱心服務、關懷協助、耐心引導,使人才作業接地氣、入人心。通過高質量黨的建造,凝聚、引領、服務人才隊伍建造,推進人才政治素質與事務展開雙融雙促。
鄂爾多斯高新區經濟(社會)安排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聚集幹事創業,精心用才。高新區堅持立異驅動展開,深化產學研深度交融,集聚院校人才資源,促進聞名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一起創建政產學研用示範基地,組建工業技能聯盟。正在規劃建造鄂爾多斯人才科教城,構建人才引育、科技立異、效果轉化全鏈條系統,培養專精特新、獨角獸、瞪羚、小偉人企業,為全市供給人才科技服務。建造「暖城之邀·高新之約」人才服務品牌,搭建校企就業合作平臺,與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奇瑞大學現代工業學院與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建造奇瑞汽車工業學院。為紓解企業用工難問題,推進周邊地區和兄弟盟市建造「就業聯盟」,樹立了「春風舉動」服務隊,今年上半年為企業招錄各類緊缺技能型人才1500多人。
高新區與內蒙古科技大學簽約共建人才服務基地聚集安居樂業,暖心留才。高新區積極營造「暖心留人」良好環境,盡力處理落戶、醫療、子女教育等後顧之慮,落實落細各項人才政策,在薪酬、購房、生活服務等方面提高人才取得感,全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2022年度兌現國家高層次人才支持政策資金1030萬元、兌付61個人才團隊項目扶持資金359.63萬元、兌付科技專項資金1.87億元。處理了「科技興蒙」舉動歷史遺留問題,11個科研項目獲批項目資金1億元。通過舉行高質量展開專題訓練會、展開「高新人才草原行」 研學活動、興辦人才「立異沙龍」,為政產學研用各範疇、各環節、各類人才搭建了信息交流平臺。2022年,安排人才科技政策、高企申報、知識產權、效果轉化等方面內容的專題訓練27場,參訓人員40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