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的內蒙古外貿坐標上,一串串數據明晰而醒目:本年前5個月,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757.8億元,同比添加38.4%。其間,出口值293.2億元,添加22.2%;進口值464.6億元,添加51.1%。
這條安穩上揚的外貿曲線,彰顯出內蒙古外貿的強勁韌性,串聯起內蒙古向北敞開、擴大外貿「朋友圈」的精彩故事。
立體通道:帶動大敞開6月25日清晨3時,一架滿載27噸貨品的飛機從呼和浩特白塔世界機場呼嘯升空,經烏蘭巴托飛往伊斯坦布爾……「呼和浩特-烏蘭巴托-伊斯坦布爾」全貨運包機航線自本年註冊以來,這是第16次起航。該航線班次固定、貨源安穩,全貨運包機現已進入常態化運轉,現在經此航線的出口交易額已打破1000萬美元。
「這趟全貨運包機,是內蒙古聯接『一帶一路』新的空中走廊。」呼和浩特白塔世界機場海關監管二科科長欒宏達的介紹令人振奮。
毫無疑問,內蒙古正沿著「打造我國向北敞開重要橋頭堡」的方向闊步前行。
本年以來,內蒙古充分發揮處於中蒙俄經濟走廊及「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大力提高公路、鐵路運送效能,活躍拓寬並選用航空貨運、TIR(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等新的跨境運送、跨境通關方法,打造全方位立體式跨境物流大通道,為高水平對外敞開和外貿高質量開展蓄勢助力。
陳舊商隊的駝鈴聲漸行漸遠。時至今日,眾多「鋼鐵駝隊」馭風前行。在巍峨莊嚴的國門下,伴著嘹亮的汽笛聲,滿載各類商品的中歐班列從滿洲裏鐵路口岸、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快速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對滿洲裏、二連浩特市而言,2013年註定是一個不普通的年份。這一年,兩地敞開懷有迎來首趟中歐班列。迢迢十年長路,經滿洲裏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累計打破20000列,線路增至57條;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累計打破12500列,線路增至68條。
中歐班列之「熱」,折射商場之「暖」。本年前5個月,內蒙古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高達520.6億元,66.8%的增幅依舊奪目。
作為內蒙古參加敞開協作、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到6月底,本年滿洲裏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已打破2000列,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已打破1500列。
今日,中歐班列搭載的貨品已不僅僅是水果蔬菜、日用百貨產品,還有光伏產品、電動載人汽車等。滿滿當當的集裝箱裏,高附加值產品越來越多,返程中歐班列也滿載而歸……從增量到提質,中歐班列經內蒙古口岸運轉十載,跑出一條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協作的「黃金絲路」。
本年3月24日,「烏蘭察布-烏蘭巴托-烏蘭烏德」公路物流幹線正式註冊運營,引起各界廣泛重視。
「三烏」中蒙俄公路物流通道,選用TIR世界公路運送方法,卡車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裝貨起程,途經恰克圖口岸過境蒙古國,再經二連浩特口岸入境我國後直抵烏蘭察布市。
「這是以TIR運送方法首次橫跨三國的物流幹線,為內蒙古擴大進出口交易開辟了新的通道。」集寧海關關長包慧泉說。
TIR同各類運送方法有用互補,形成暢通無阻的交易暢通「高速路網」,成為「一帶一路」上內蒙古向北敞開的新名片。
創新形式:通關更便利6月 26日23時,滿洲裏公路口岸依然燈火通明,一輛輛卡車有序絡繹。
作為向北敞開的前沿陣地,滿洲裏公路口岸在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易開展、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年5月15日,滿洲裏公路口岸試行的24小時貨運通關形式正式發動,該口岸也成為全國首個試行晝夜通關形式的邊境公路口岸。」滿洲裏十八裏海關副關長張文剛介紹,現在滿洲裏公路口岸晝夜敞開,過境車輛運轉有序。
現在,滿洲裏公路口岸試行的貨運晝夜通關形式早已「滿月」。在此過程中,終究帶來了哪些變化?
據統計,試行新形式後,5月15日至6月14日,滿洲裏公路口岸驗放進出境車輛11691輛,環比添加20.7%。
「全天候通關使得貨運周轉加速,企業收益自然也添加了,咱們對滿洲裏外貿開展充滿信心!」滿洲裏恒坤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浩宇說。
滿洲裏公路口岸試行24小時通關形式以來,完成了跨境貨品運送「雙向」提速增效,為內蒙古「打造我國向北敞開重要橋頭堡」和推進高水平對外敞開加油助威。
智能化監管,更是為口岸通關提速。進入4月下旬以來,每天一大早,甘其毛都口岸剛剛開關,鄰近的毅騰世界物流園區裏,一輛輛貨運車絡繹不絕,一臺臺起重機伸縮搖臂,一節節集裝箱被整齊堆碼……「看!那是AGV(無人搬運)無人駕駛車。」 指著絡繹在重載公路上的一輛輛橘紅色運送車,烏拉特中旗毅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貴山說,他們啟用「傳統汽運+AGV無人駕駛車跨境過貨」多式聯運方法,不僅運送功率大幅提高,煤炭日進口量也持續攀升。
「AGV無人駕駛車跨境過貨,這在全國也是創始。它可以沿著設定好的路線自動行進。」張貴山進一步介紹。
本年以來,跟著口岸通關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甘其毛都口岸貨品通關速度明顯加速,過貨量持續添加。6月19日,甘其毛都口岸過貨量達到17.15萬噸,刷新單日過貨量歷史記錄。
從甘其毛都口岸看全區,跟著通關提速,動力原材料成為內蒙古進口貨品「主力軍」:前5個月,全區進口煤炭貨值187.6億元,同比添加250.7%;進口銅礦砂貨值97億元,同比添加29.3%;進口原油貨值12億元,同比添加32.7%。
「恢復通關後,我是第一次來到二連浩特,並發現口岸通關時用上了智能閘機這一新設備,只需要掃一下二維碼,很快就能通關,同時可經過4個人。」 近日抵達二連浩特口岸的蒙古國客商奧特根吉日嘎拉說。
因岸施策,力促口岸通關「加速度」。與此同時,內蒙古探究創新衛生檢疫「一口岸一方案」辦法,實行人貨分離、分段運送、關閉辦理,加大智能閘機等新設備推廣應用力度,大大提高了口岸貨品、車輛和人的驗放通關功率。
保穩提質:開展動力足走進呼倫貝爾大雁乳業有限公司加工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們緊張而有序地繁忙著。新晉為全區外貿企業的這家公司,近期陸續接到國外煉乳訂單,公司效益好,咱們幹勁十足。
「咱們一向都是呼倫貝爾市深受顧客喜歡的乳品企業,許多孩子都是喝著咱們廠裏的牛奶、吃著咱們廠裏的雪糕長大的。」 大雁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文感言,現在,「好酒也怕巷子深」,因而海關協助他們穿針引線拿訂單,全力支撐公司在研發新產品中走出國門。
呼倫貝爾市有名目繁多的牛羊肉、奶和野生菌等食品,深受國內顧客喜歡。但之前出口貨品僅有谷氨酸鈉(味精主要成分)、一水葡萄糖、啤酒這「老三樣」。為此,海拉爾海關推進外貿保穩提質的各項辦法紛繁落地收效,助力轄區外貿企業經過補鏈強鏈開辟海外商場。
現在,呼倫貝爾市不斷擴大出口食品種類及規模,完成了煉乳、白砂糖、食用油出口常態化,「老三樣」基礎上添加「新三樣」,為外貿企業開展註入生機生機。到現在,本年海拉爾海關監管出口食品貨值增至8200多萬元。
本年,內蒙古鼎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巴彥淖爾市首家獲準向蒙古國出口蔬菜的企業。「咱們將巴彥淖爾市的蘿蔔、黃瓜等新鮮蔬菜出口到蒙古國,下流銷售半徑逐漸擴大。」內蒙古鼎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單嘉豪說。
現在,巴彥淖爾市的西紅柿罐頭、脫水蔬菜、草原肉羊、絨紡製品和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遠銷6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巴彥淖爾市還經過方針支撐,引導企業登錄阿裏巴巴世界網站等電商途徑聯系客戶,爭奪線上走單,並協助企業用足用好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優惠方針,享用關稅減讓紅利,下降運營成本。
6月2日,呼和浩特海關所屬的賽罕海關為內蒙古博源世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出口至菲律賓的小蘇打簽發了RCEP原產地證書,這是內蒙古首個出口菲律賓產品的RCEP原產地證書。
「在菲律賓通關時,由於有RCEP原產地證書,咱們的產品免交關稅,大大提高了產品世界商場競爭力。」內蒙古博源世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向偉說。
開發新產品、拓寬新途徑、享用新方針,內蒙古厚植開展膏壤,為外貿企業生長註入洶湧動能。
值得重視的是,本年前5個月,內蒙古民營企業進出口值576.6億元,同比添加57.3%,占全區進出口總值的76.1%,內蒙古外貿生機持續凸顯已是不爭的事實。
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世界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開展格局,內蒙古對外敞開、協作共贏的故事仍在持續……敞開帶來前進,關閉必定落後。為此,黨的二十大陳述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敞開」。
萬裏征程風正勁,重擔千鈞再奮蹄。繼往開來,內蒙古正在全面參加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活躍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速「打造我國向北敞開重要橋頭堡」,以更大氣勢擴大敞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