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得悉:9月28日,6匹来自新疆的普氏野马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天然保护区进行了户外放归。
6匹普氏野马共2雄4雌,年龄在3-15岁之间,于今年9月18日从坐落新疆吉木萨尔县的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通过货车运往2000公里外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天然保护区。为了确保这次长途运输不出意外,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派出了包含兽医、饲养员、司机在内的8人团队一路护送,通过33小时的行程,总算将野马安全运抵目的地。
抵达新家的野马在当地进行了户外环境习惯,9月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天然保护区实施了普氏野马野化放归天然活动,6匹普氏野马走出围栏,奔向大天然。
“远距离运输野马难度很大。普氏野马是一种警惕性很强的动物,长时间在马箱里不能动,再加上波动和挣扎,简单对马形成损伤,因而一路上要让马坚持平静。”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好在一路上6匹普氏野马心境都不错,在马箱里很安静,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也不敢粗心,每到一个收费站,就找当地将车停好,歇息20分钟,给马喂水喂草。工作人员带了方便面等简单食物,一路上人不离车,最终将普氏野马安全护送到目的地。
“大青山保护区的环境和新疆差不多。野放前,给其间两匹马佩戴了卫星项圈,不只大青山保护区能够定位追寻,远在几千里外的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也能够对野马定位追寻。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还将不定期前往大青山保护区进行监测,了解普氏野马的情况。”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按计划,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将分两批向内蒙古输出12匹普氏野马,其间第二批6匹普氏野马将于10月中旬起程前往内蒙古。
我国1985年从国外陆续引入24匹普氏野马,并树立新疆野马繁衍研究中心,到目前,该中心已成功繁育了6代760匹野马,发展成为全世界野马数量最多的繁衍基地,一起向上海动物园输送15匹野马、向甘肃输送7匹野马、向蒙古国输送4匹野马,进一步扩展了普氏野马的种群散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