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野放了27只麋鹿。其中22只来自位于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5只来自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维护区。这是麋鹿在华北区北沿首次树立野生种群。这27只麋鹿中还有一部分戴有我国北斗卫星定位项链,能够准确捕捉活动轨迹,有针对性地采纳维护措施,完成精细化办理。
麋鹿是我国自然散布的物种,曾一度在户外消失,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人工繁育种群不断壮大,并重建了户外种群,成为全球野生动物维护范畴户外种群康复的成功典范。据统计,我国现存麋鹿数量已超越1万头。为了最大极限减少麋鹿装车和运输形成的应激反应,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采用了自行研制的非麻醉装车技能,保证了野性十足的麋鹿运输安全。此外,中心还将其《麋鹿饲养办理和疾病防控技能》、《麋鹿科研样品采集技能》和鹿科研样品采集箱等科研成果提供给维护区,应用于此次麋鹿户外放归。
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一段,是蒙古生物区系和华北生物区系的交汇带,大青山南坡归于黄河流域。历史上,麋鹿曾经在黄河流域广泛散布。通过研究人员的前期考察,大青山南坡具备麋鹿生存的三大要素,即食物、水源、隐蔽场所,同时,大青山是国家级自然维护区,生态环境杰出,人为搅扰少,维护力度大,为麋鹿习惯户外环境和树立野生种群奠定了很好的根底。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麋鹿从货车上下来,飞驰进入它们的新家,感觉很高兴。”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工作人员钟震宇说,27只麋鹿的新家在大青山维护区白石头沟,这里溪水清澈,常年不冻不断流,植被茂盛,形成了杰出的湿地环境,专家评价证明和调研考察结果表明,合适麋鹿生存生活。大青山自然维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监测巡护,严防盗猎和破坏栖息地等违法行为,继续开展疫病监测预警,维护好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
27只麋鹿户外大青山成功后,我国野生麋鹿种群散布为湖北石首、江苏大丰、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内蒙古大青山等地,种群发展稳定,户外麋鹿的数量达到了4400多只。现在,我国已树立了84处迁地维护种群,麋鹿数量达1万余头,暂无灭绝之虞。但现有种群近交系数高,种群杂合度低,遗传多样性严峻阑珊。本次在内蒙古施行放归自然的麋鹿来自于北京大兴和江苏大丰两大不同种源,关于物种的基因交流和种群分散等具有实践意义。
麋鹿维护之所以受人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国家一级维护动物,更因为它传奇的经历。麋鹿稀有百万年的生命历史,是堪与大熊猫媲美的珍稀野生动物。白加德说,麋鹿一直是北京城的“土着居民”。1900年前后,我国最终一批麋鹿灭绝前,北京南海子是它最终的栖息之所。1985年,22只麋鹿从欧洲东归回国之时,南海子也是它最初的家园。一个多世纪以来,麋鹿演绎了从本土灭绝到重引进,再到种群复兴,又成功完成迁地维护的沧桑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