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支金融队伍,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根植“三农三牧”,用心服务小微、民生,脚步丈量着每一寸热土,是联系农牧民最好的金融纽带,他们便是内蒙古农村信誉社,被誉为“离大地最近的银行”。
“农村信誉社在村庄复兴中大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建成说,农村商场激活需要投入很多资金,虽然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添加“三农”资金的投入,但大部分要靠农村金融体系供给,内蒙古农信社正是凭着实际奉献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也必将在村庄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到2021年9月末,内蒙古农信社财物总额653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186亿元,各项借款余额3768亿元。财物、存款、借款总量均居全区银行业首位。据内蒙古自治区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晓东介绍,本年以来,全区农信社继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撑,供给了全区26%的涉农涉牧借款和38.6%的小微企业借款,普惠型小微企业借款加权均匀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完成服务村庄复兴和农牧业高质量开展的良好开端。
近来,由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我国经济时报社、我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开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村庄复兴战略调研组”深化实地调研,走进了这支内蒙古自治区财物规划最大、支农支牧支小力度最强、机构人员网点最多、掩盖规划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见证了他们全心全意全力服务村庄复兴的生动实践。
开鲁农商银行:金融惠农小辣椒变身大工业通辽市开鲁县东方红村是一个“国家级文明村”。走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片栽培的辣椒,小小的辣椒在这儿现已成为拉动农人增收致富的大工业。“当时正是我县20万亩红鲜椒的收获季,均匀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收购价格在1元/斤至1.3元/斤之间,每亩产量在4500元左右,每亩净赢利均匀在2000元以上。”开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常喜对当地的辣椒工业非常熟悉,对商场行情也是了若指掌。
开鲁农商银行本年9月初刚挂牌开业,前身是有近70年开展前史的开鲁县联社,是开鲁县“从业人数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大众口碑最佳、存借款规划最大、普惠金融奉献度最高”的金融机构,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尤其是农牧业的开展。
据常喜介绍,开鲁县栽培红干椒已有30多年的前史,是我国北方县域最大的红辣椒生产集散地,享有“我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为推进当地辣椒工业开展强壮,助力村庄复兴,开鲁农商银行专门打造了专属信贷产品——“辣椒贷”,有效促进了企业开展和椒农增收,遭到热烈欢迎。
现在,开鲁红干椒工业已构成小规划、大群体的开展格式,构筑产、加、销的全工业链,归纳效益明显进步,成为促进农人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全县红辣椒年栽培面积稳定在60万亩,归纳产量可到达25亿元,开鲁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撑有力而精准。
东方红村第一书记付忠民告知记者:“开鲁红干椒每斤可以卖到5元左右,如果插上一对‘翅膀’,即一方面把合作社进一步安排凝聚起来,另一方面加上金融惠农支撑,整合工业链上各方构成一个‘拳头’,打通出售途径,打造好品牌,开鲁辣椒工业还能进一步腾飞。”
内蒙古晶山食品公司是当地主营冷冻鲜椒、农副产品收购、辣酱以及调味品企业,本年7月刚刚取得开鲁农商银行950万元授信,期限5年。“咱们的红鲜椒主要出口韩国,每年出口量在四五万吨,比较稳定。下一步咱们打算进一步做深加工,深加工赢利比较高,能到达30%左右。”该公司负责人杨秀敏说。
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辣椒工业的开展强壮,仅仅开鲁农商银行支撑当地经济开展的一个缩影。“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整体开鲁农信人的奋斗与奉献。”常喜说。
科左后旗联社:黄牛工业铺就开展快车道“村庄复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是科左后旗联社筑牢根基、开展旗域经济的重要前史机遇,也是高质量服务‘三农三牧’,拓宽金融‘蓝海’的底子落脚点。”科左后旗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贾连宇说。
科左后旗全称科尔沁左翼后旗,享有“黄牛之乡”“马王之乡”等很多美誉,特别是黄牛饲养前史悠久,是科尔沁黄牛和我国西门塔尔牛的主产区,现在,肉牛饲养量达100万头以上,黄牛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手刺。
为融入村庄复兴的新开展格式,科左后旗联社自动响应地方政府提出的“百万黄牛”饲养计划,于2015年首先立异研发“草原肥牛贷”,成为科左后旗区域首先支撑黄牛工业开展的金融机构。为推进当地黄牛工业开展,科左后旗联社当令调整金融方针,2019年以来,先后对“草原肥牛贷”进行了4次5项方针调整,别离打通黄牛买卖途径、出售途径、技能途径和保险赔付途径“四个途径”。与当地两家肉牛年买卖量达100万头以上的黄牛买卖商场树立长期合作联系,大力支撑“活牛超市”项目,搭建“线上+线下”的黄牛买卖平台。一起,继续开展“送知识进村庄”活动,为黄牛饲养户供给专业技能咨询,削减和下降饲养户饲养危险。
本年42岁的张晓霞和丈夫包金风都是蒙古族人,经过黄牛饲养不只在当地首先完成了小康,还开端带动同乡共同致富。2019年,张晓霞家因扩大黄牛饲养规划资金缺少,向科左后旗联社申请借款100万元,因为房产典当物价值缺少且无法处理不动产典当登记。在困难面前,科左后旗联社自动济困扶危,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以担保增信方法为其投进借款100万元。2020年她家又出资80万元新建10亩饲养场,现在饲养场达3处,雇工4人,饲养规划已到达316头,日产鲜奶400余公斤,仅鲜奶月出售收入就达5.5万元。
通辽市浩远农牧业公司是当地饲养龙头企业,运营规划涵盖家畜饲养、买卖、肉产品深加工等范畴。2020年头疫情爆发以来,受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隔离措施影响,牛市买卖人员较少,企业运营一度陷入困境,如何偿还信誉社行将到期的800万元借款成为该公司法人代表王海金的一块心病。科左后旗联社了解到该公司实际困难后,根据应延尽延方针和企业黄牛商场买卖量逐渐好转的实际情况,自动为该公司处理无还本续贷。现在企业已彻底走出低谷,每集日入场买卖黄牛4000余头,成交量50%左右,每集买卖费收入8万元,直接作业30余人,间接带动黄牛工业链条相关数以万计作业人口增收。
截止到2021年9月末,科左后旗联社黄牛工业借款1.9万户,金额14.8亿元,占全部借款余额的49.05%,其间“草原肥牛贷”特色产品支撑黄牛工业主体4430户,金额7.3亿元。
经过多年继续不断的金融扶持和加强服务,如今黄牛工业已成为科左后旗区域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贾连宇表示,作为扎根“三农”、扎根地方的金融主力军,科左后旗联社将以更大的作为、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撑村庄复兴。
巴林左旗联社:党建引领“融惠农信”工程助力村庄复兴“想致富,就有资金支撑。”这是巴林左旗联社的庄严承诺。全旗有开展志愿且契合条件的农牧民,都得到了农信金融的支撑。“咱们自己的银行”是当地农牧民对该联社的亲热称号。在巴林左旗,农牧民用借款,可以像从自家存折里取钱相同坦然、便利。巴林左旗联社经过发动党建引领“融惠农信”工程,着力处理“急难愁盼”问题,大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村庄复兴的要害在工业复兴、工业复兴的要害在金融助力、金融助力的要害在党建引领。”巴林左旗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姜玉明告知记者,本年以来,联社党委与旗委安排部、宣传部、各苏木大街党委(党工委)等党安排树立融合开展联系,全面发动党建引领“融惠农信”工程,经过“五共并重”方法,为村庄复兴供给金融处理方案。
一是安排共融。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融建形式。联社党委与旗委安排部及各苏木乡镇大街等16个党委(党工委)签署融建协议;基层信誉社与全辖183个村级党支部结对共建;两边党员合作共建,共同践行社会责任。二是队伍共建。两边互聘干部,旗委录用联社12名中层干部挂职镇长助理,分管信誉镇、信誉村建造和党建引领融惠农信作业;各镇党委录用农信社91名客户经理兼任村级金融助理,负责供给金融服务、稳固拓宽事务、协办村级事务等;联社党委聘任183名村级党支部书记担任“农金员”,帮忙农信社采信息、拓事务、化不良等。三是资源共享。农信社将更多惠民便民方针向镇村歪斜,如,下调利率、进步额度、下降担保条件等;各级党政给予农信社更多支撑,如,帮忙开立对公账户等。四是服务共抓。合推全域授信,共同入户深化推行福农贷等“福”字信贷产品,到9月末,已累计授信5.3万户、授信总额138亿元。别的,共建信誉村镇,对授信50万元以下农牧户实行免担保信誉放款。齐抓工业开展,聚集“肉牛、笤帚苗、肉驴”三大主导工业,推出“金牛贷、金苗贷、金龙贷”等“金”字系列专项工业借款。五是难题共解。针对劳动模范和有爱心、有公心、有孝心等先进个人推出“先锋贷、爱心贷”,为社会基层管理注入金融力气。建造农信驿站,为大众供给“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
内蒙古地域广阔,农牧业资源独具特色,除了肉牛饲养,毫不起眼的笤帚苗栽培,也成为巴林左旗敏捷兴起的一大特色工业,栽培面积达35万亩。笤帚年生产出售才能达7000万把(件)以上,完成归纳产量达10亿元左右。在这些工业强壮的背面,是巴林左旗联社继续探索党建引领“融惠农信”工程,经过几年磨砺成长,为地方经济开展注入强壮金融力气的过程。正是经过抓党建,在体系机制上斗胆立异,以往长期困扰当地老大众(47.390, -0.91, -1.88%)开展经济缺少资金的问题方便的处理。
我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开展学院教授周立认为,现在,农户生存性需求和脱贫开展的普惠金融需求根本已得到满足,村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走向纵向一体化的工业开展,以及产加销等全工业链服务需求。工业升级和全年竞赛的压力,迫使农信机构由拼价格转向拼服务、拼数据、拼远见,尤其要发挥血缘、地缘、友缘、业缘等熟人社会优势,使用和发挥好软信息优势。
巴林左旗联社勇于立异,实在提高了当地农信社金融服务掩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走出了一条金融助力村庄复兴开展的新途径。用姜玉明的话说,经过抓党建和体系机制立异,完成了由内而外的两大改动。“从外部看,政银联系越来越牢,大众爱情越来越深,社会形象越来越好。从内部看,竞赛才能不断提高,城乡商场日趋稳固,运营业绩稳中有进,开展潜力继续增强。”
宁城农商银行:金融引擎推进设备农业大开展素有“千年古都、山水宁城”之称的宁城县,位于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这儿也是内蒙古进京、出海最近的区域,可谓“三省通衢”,区位优势共同,集地利、地利、人和于一域,村庄特色工业开展更是可圈可点。
“宁城农商银行坚持把助力服务‘三农’、全面实施村庄复兴战略作为运营作业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村庄复兴。”宁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文明告知记者,宁城是设备农业大县,主导工业为“菜果牛”,该行一直将设备农业作为支撑“三农”开展的要点方向,推进县域设备农业的集约化、工业化、规划化开展,使设备农业成为推进该县经济开展的重要增加点。
一是强化安排引领,全力推进金融服务村庄复兴。宁城农商银行建立了村庄复兴金融服务作业领导小组,加强对村庄复兴金融服务的安排领导和统筹推进。二是党建引领区域协同开展,立异金融服务新格式。三是据守“三农”商场定位,加大县域特色工业支撑力度。紧跟县域工业战略开展布局,全力支撑“菜果牛”三大主导工业开展。经过农户小额借款、脱贫小额信贷、工业化项目专项借款以及活体家畜典当借款等不同产品处理不同类型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四是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执行惠民惠企方针。五是稳固拓宽脱贫攻坚效果,继续做好脱贫人口金融服务。六是深化执行普惠金融,发放失地农人“助保贷”,使失地农人在无力交纳养老保险的情况下,使用“助保贷”享遭到国家的优惠方针。七是供给贴心增值服务,在村部建造农信驿站,为农人供给归纳金融服务,让大众足不出村就能享遭到存取款、社保查询、代购生活用品、代缴水电费等便民服务。
近年来,在宁城农商银行的支撑下,宁城县“菜果牛”三大主导工业出现“大提速”“大开展”,完成了由要点项目到亮点工程的跨过,由涣散种养到工业带、主导工业的不断升级,三大工业现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加的“三驾马车”。
记者了解到,现在,宁城有设备农业近50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23万吨,产量达43亿元,从事棚室栽培农户2.54万户;林果经济林面积达23万亩之多,年产果品13.5万吨,产量6.8亿元,带动1.86万户从业农人人均增收5500元,肉牛饲养农户到达4.2万户,人均增收2.1万元,肉牛存栏45万头,肉牛饲养现已构成规划。菜、果、牛三大工业成为县域大众增收致富的主导工业。
宁城农商银行行长钟婧告知记者,宁城开展设备农业经济效益明显,到9月末,宁城县各类存款262.22亿元,宁城农商银行存款122.51亿元,存款商场占有率为46.72%,增速超越两位数。全县各项借款157.57亿元,宁城农商银行借款92.19亿元,借款商场占有率为58.51%。从这些数据来看,一方面,宁城农商银行存借款占当地近半壁江山,阐明老大众非常信赖支撑宁城农商银行;另一方面,存款的增加背面是大众收入的添加,民间存款大大超越地方财政收入,阐明经过大力开展设备农业等主导工业,农人逐渐殷实起来了,真正完成了藏富于民。
跋文70年前,内蒙古农信社从敖汉旗贝子府出发,在党的光芒照耀下,一直秉承“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支撑小微”的运营理念,以一个背包、一匹马便是一个“移动银行”的执着和坚韧,朴素、真挚、热情、温暖地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走出了属于内蒙古农信人的奋进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农信联社建立16年来,全区农村信誉社财物规划增加9.24倍、各项存款增加12.26倍、各项借款增加14.32倍,累计交纳税金268亿元,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领跑者,是当之无愧的推进“三农三牧”开展的金融“引擎”。内蒙古自治区农信联社负责人表示,将在听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继续深化体系机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服务村庄复兴的才能和功率。
懂农牧区、爱农牧民的内蒙古农信人,必将为全区农牧业高质量开展插上金融翅膀,扛起“村庄复兴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旗号,努力建造党委政府的定心银行、广大客户的满意银行、行稳致远的健康银行,在建造亮丽内蒙古、共圆巨大我国梦的新征途中,编写内蒙古农信事业新篇章。
|